2019年12月17日,舷號為17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在三亞某軍港入列,“雙17”的巧合之中還有一個巧合——歷史上的今天,北洋水師于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,橫跨了131年的歷史,國富軍強,中國海軍強大起來。
軍事專家李杰接受環球時報-環球網采訪時表示,一般情況下,航母舷號慣例都是依次延續,遼寧艦是16,山東艦自然是17。針對國產航母編號是17,剛好在17日正式入列,李杰表示,這是一個巧合,但中國人傳統上喜歡雙數,舷號17,入列日是17,雙17很喜慶;而且也寓意著中國的雙航母,充滿深意。
另一個巧合是軍迷發現的,歷史的今天1888年12月17日(清光緒十四年冬月十五),北洋水師于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,《北洋海軍章程》于同日頒布施行。北洋水師成立后向英國、德國等海軍強國購買先進的艦艇來增強海軍實力。根據當年《美國海軍年鑒》排名,“北洋水師世界第九、亞洲第Ⅰ”。北洋水師在1894年-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。北洋水師曲折的歷程在很多重要時刻都會被國人重新提起。
同樣被屢屢提起的另一個故事也發生在劉公島。1950年3月17日,剛剛上任的人民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視察劉公島海防建設,向當地漁民租用了一條漁船。當時漁民都感到非常困惑,堂堂中國海軍司令竟然要租用漁船視察劉公島。這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,中國海軍武器裝備簡陋到令人心酸。
李杰對環球時報-環球網感慨說,北洋水師的興衰體現了鴉片戰爭后中國遭受列強不斷侵略的命運,中國的正常發展遭破壞,北洋水師被日本打敗,全軍覆沒。今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入列,充分證明了中國富起來,強起來。航母作為國之重器,中國不僅有一艘,還有兩艘,而且還是自主建造,這是中國真正的強大。一百年來,中國海軍發展壯大,不僅有航母,還有核潛艇,這是海上方向的“兩彈一星”。
70年的發展,中國海軍從沿岸近海到遠海大洋,逐步發展成為五大兵種齊全、核常兼備的戰略性軍種。中國海軍正在全面建成世界海軍的新航程上,向世界展示著他們握手世界、維護和平的大國擔當。
本文轉載自中新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